欢迎您访问消费网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黄山 六安 宿州 淮北 滁州 亳州 巢湖 天长 明光
当前位置:首页 > 池州 >
不唯痕迹 更重实绩
2018-12-18 来源:池州新闻网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干事创业重在脚踏实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痕迹管理”目前成为检查督查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成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尺。然而,现实中一些地方奉行“痕迹主义”,把痕迹管理经给念歪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可谓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痕迹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重过程,轻结果,“痕迹管理”就滑向了“痕迹主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唯痕迹,更重实绩。

  一段时期以来,“痕迹管理”过多过滥,基层对此啧有烦言。媒体报道:湖北省黄冈市纪委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干部各类考核记实簿、履职手册、日志等竟有11种之多,重复繁琐,甚至出现了痕迹造假。黄冈现象在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痕迹管理”一不留神就滑向“痕迹主义”。在农村,脱贫材料多如牛毛,扶贫干部应接不暇;在许多单位,各类材料堆积如山,疲于应付……这些都占用了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痕迹管理”是否需要?答案是肯定的。“痕迹管理”本是抓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是工作过程的一部分,意在杜绝弄虚作假,但如果把过程当成结果,就会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甚至引发弄虚作假。“痕迹主义”的源头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在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依然不少,但有的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四只轮子转、隔着玻璃看,每到一处看看材料,翻翻台账,查查痕迹,未能深入群众问成效、扑下身子看实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督查检查考核中的形式主义,容易导致下级靠材料、档案、台账显示自己的业绩,甚至弄虚痕、造假迹。“做得好”不如“写得好”,多干实事不如多留痕迹,这是基层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痕迹主义”盛行危害甚大,不仅助长漂浮作风,而且影响干群关系、党群关系。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重留痕迹、不重干实绩,必然引起群众的不满。材料再精美、检查再满意,如果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群众没有获得感、幸福感,所谓的“痕迹”就不能令人民群众认可。遏制“痕迹主义”之风,必须从源头抓起,不断优化基层检查考核体系。在基层,不仅要看痕迹、看材料,更要到群众中去听评价、察实情,以结果为导向检查工作落实成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考核实绩的标准。遏制“痕迹主义”之风,必须持之以恒整肃“四风”,只有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明辨是非、看清痕迹背后的实绩。

  不唯痕迹,多看实绩,有利于干部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密切干群关系,有利于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善莫大焉!

责任编辑:刘爽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百姓民生
人物专访
Copyright © 2018-2019 消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8013124号-1  皖公安备:34011102000960号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1865116,63685118 地址:中国·合肥市庐阳区 技术支持:合肥思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