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消费网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黄山 六安 宿州 淮北 滁州 亳州 巢湖 天长 明光
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 >
“非遗二代”:传承弘扬新模式 老手艺的新活力
2019-05-23 来源:中宣在线
    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共有25人入选。这批名单公布后,我市已经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名录项目67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8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作为非遗资源大市,我市的文旅局和非遗传承人们,在不断探索非遗保护、传承、弘扬新模式,让古老技艺不断焕发新活力。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数位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以及“非遗二代”,了解两代传承人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发展中的故事。

佘征军在教授儿子佘吉宣笔制技艺。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我是在宣笔厂出生的,从小父亲就告诉我,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学一门手艺有饭吃。没想到等我大学毕业在外面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回到了家里传承宣笔制作技艺。”记者看到佘吉的时候,他正在父亲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用刀片挑出笔头上的白毫,制作宣笔“水盆”,“水盆”是制作宣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水盆”制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毛笔使用的手感。

  自秦到唐宋,毛笔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宣城地区,并与宣纸一起长期被列为“贡品”。佘吉的父亲佘征军出生于1962年,从小就在泾县宣笔厂长大,他是佘家制笔第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第二批工艺美术大师。佘征军祖辈是清代制笔老艺人,自幼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喜欢弄毫舞杆、模仿长辈制作毛笔。他1982年底进入当时的泾县宣笔厂开始了毛笔制作生涯。

  “一支合格的宣笔,需要经过108道工序制作而成。宣笔制作技艺需要不断突破创新,在传承与创新间不断创造新的奇迹。”在近40年的制笔生涯中,他使宣笔的品种规格由原来的200余个发展为今天的400余个。更是重现了汉代的“簪笔”和宋代名笔“铁头紫毫”,近年来宣笔两次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国之宝”的荣誉称号,成为近代中国三大名笔之一。有人劝佘征军将新研发的宣笔申请外观专利,佘征军笑了笑拒绝了。“别人能仿制我的产品,说明产品有生命力,仿制的越多越好,说明宣笔的受众也越多,对宣笔文化的传播有着很大的好处。”

  “父亲在毛笔的选料、制作和研发方面基本上已经做到了极致,作为宣笔制作手艺的传承人,我更多的是在思考手艺的创新、发展和传承。”大学毕业之后,佘吉在上海开了家公司,帮一些初创公司维护软硬件设备,一年有十多万元的收入。2014年在父亲的要求下,佘吉回到了家乡,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宣笔制作。

  在学老手艺的同时,佘吉也开始研究如何将宣笔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他开展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和父亲共同研发了针对描红抄经的专用宣笔等十多种宣笔新产品,在宣笔传统竹竿的基础上,选用红木等名贵作为笔杆。新产品一经推出,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

  同时他还注册了“守艺人”品牌,通过网络将宣笔卖到了全国甚至海外。“现在我们产品的百分之八十以上都通过互联网销售,年产值达到了300万元。”佘吉告诉记者,在传承方面,他和父亲有共同的认识。“有市场就会有传承,只要还有市场,我就会继续坚守着这项制笔技艺,现在我们还在开展研学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宣笔,了解文房四宝,了解宣城文化的传承。”

乐传亮向父亲乐平顺学习画皮影。

  从七侠五义到猴子捞月

  “你在制作皮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帽子、腰带、靴子等配饰,这和咱们唱戏帽子一样,一点都错不得。”5月11日上午,在宣州区沈村的一户家里,乐传亮正在父亲乐平顺的指点下制作皮影。一套用小牛皮制成的皮影能够使用很多年,但是随着乐传亮回家几年来对皮影戏的创新,皮影戏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老皮影也显得有些不够用。

  皖南皮影戏起源于我市,是流行于我市一区一市五县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种。该剧被称为“太平戏”,反映了人们驱邪避灾、祈求太平的美好愿望。由于影人、道具携带便利,且不受场地限制,皖南皮影戏又被称为“一担挑”的戏。虽然皮影道具能一担挑,但它内涵丰富。皖南皮影戏是美学范畴的,也是戏剧的、民俗的;它有北方皮影的影子,更有南方的气息;既有历史渊源,也有现实生活基础。

  家住沈村镇太阳村的乐平顺、乐平富兄弟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学习皮影戏,从看老艺人表演开始,学习戏帽子,学习唱词,学习别人玩皮影的技巧,两人很快就成了戏班子里挑大梁的演员。到了90年代之后,由于大批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电视、电影等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皮影戏的演出大不如前,剧团纷纷解散,演员们也纷纷改行。

  “最困难的时候,咱们兄弟俩也出去打过工,但是皮影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一直舍不得丢,出去打工那几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就在家里演。现在皖南皮影戏传承到现在,也只有我们还在坚持着原汁原味的演出。”乐平顺告诉记者,现在传统文化也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每年皮影戏的演出数量也达到了100多场,但是仍然存在着年轻人看不懂戏,听不懂唱词的问题,兄弟俩也考虑过通过提词器、打印唱词等方式让年轻人接受,但仍然收效甚微。

  2017年,考虑到皮影戏的传承,乐平顺让儿子乐传亮回家学习皮影戏。乐传亮儿时就在父亲的皮影戏剧团里跟着看、跟着学,回家后上手很快。无论是“封神榜”还是“七剑十三侠”,乐传亮都唱得有板有眼,皮影戏的三根棍子也玩得虎虎生风。

  对于皮影戏的传承发展,乐传亮和父亲有着不一样的思路。回来之后,乐传亮对皮影戏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除了将以前的老剧本原汁原味地进行整理以外,他还根据演出中调研的结果,对西游记中的哪吒闹海、火焰山以及猴子捞月等传统故事进行了创作,改编成了皮影戏的剧本。并对小猪佩奇等流行动画进行了二次创作,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除此之外,乐传亮还开始研究工艺皮影的制作,和景区、商场合作进行演出,让皮影戏在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的同时,能被更多的人认识、接受。


顾云尚正在手把手地教女儿顾苗苗学习拤把。

  从酱菜大缸到把玩小件

  “把,是做缸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不但要注意速度还要注意手法,要沿着缸匀速移动,手上的速度一定要跟上脚步的速度,这样做出来的缸才严丝合缝。”5月10日上午,在宁国港口一处龙窑老车间里,省级非遗传承人顾云尚正在手把手地教女儿顾苗苗学习拤把,老车间还是木制的框架,土墙茅草的屋顶,内部不但非常宽大,而且非常通风透气,走进车间,恍然有一种穿越到几十年前的感觉。车间里摆放着一溜大缸,工人们正在车间里忙碌着。

  龙窑,是中国江南地区原始烧制陶器的一种窑炉,最早可追溯到商代。有着“龙窑是青瓷摇篮”之说。龙窑的珍贵之处,就在于数千年来一直延续着原始工艺,传递着人类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目前港口镇境内已经探明的古龙窑遗址一共有9座,现在仍然在使用的活龙窑有8座之多,最长的龙窑达到了105米。龙窑之所以能够在港口镇延续千年,和这里丰富的陶土资源也是分不开的,港口镇拥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陶土不仅储量巨大,色彩也很丰富,有红、黄、白、黑、紫、浅灰等,可以生产粗陶,也适合制作精陶、彩陶,如低温、耐压陶瓷、卫生洁具等。此外,港口境内紫砂资源也极为丰富,尤其是优质的黄绿色页岩土品质优良,经常被采运送到丁蜀镇作为一级紫砂土加工使用。

  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之后,顾云尚被分配到当时的宁国陶瓷厂工作。那时候从陶土的挖掘一直到陶器的制作煅烧都是由厂里完成,顾云尚熟悉了陶瓷制造工艺的每一个环节。在退休后的数年时间里,顾云尚一直在从事陶瓷制作工作。直到2007年在景德镇参观龙窑遗址的时候,顾云尚意识到宁国龙窑在历史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开始搜集龙窑的相关材料。他对龙窑的前生今世可谓了如指掌,不仅认识到龙窑珍贵的文化价值,也清楚龙窑所面临的困境。“宁国制陶有史记载的最早是在西汉时期。2012年,从港口灰山村古墩墓发掘发现的陶鼎和器皿,则将宁国的制陶史更向前追溯到了三千年前的周朝,我就是希望可以将宁国的这段陶瓷生产历史记录下来,这也是我们唯一的陶瓷制作技艺。”

  “小时候我就喜欢玩泥巴。”在宁国陶瓷厂出生的顾苗苗从小没少因为“玩泥巴”挨骂,现在她全心都沉浸在了“玩泥巴”里。对于龙窑文化的传播,顾苗苗也有这自己的看法。“龙窑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龙窑,知道龙窑。”顾苗苗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计划到学校和社区,进行龙窑文化的宣传活动,手把手地教小朋友和社区居民捏黏土,告诉他们怎么烧窑。除此之外,她还准备利用龙窑文化,将良渚文化等风格的陶器通过龙窑进行复制,烧制成套的把玩件和摆件,同时利用港口镇当地丰富的紫砂资源,研发用龙窑烧制紫砂壶,拓展龙窑的应用。“让市民们看到后有把非遗产品带回家的冲动。”

  从生存式保护到生态式发展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截至目前,除了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数量和质量均位于全省前列以外。我市还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71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3人。同时,拥有国家级徽文化保护试验区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3家、省级非遗传习基地(所)10家。

  为了进一步扩大非遗的影响力,我市还通过节庆活动,让非遗“出尽风头”。每年的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月展演活动,包括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以及各县市区重大文化活动,都能见到我市非遗的靓丽身影。在2018年11月份在上海举行的首届长三角非遗节上,我市作为安徽省唯一地市代表,组织具有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皖南花鼓戏和宣纸、宣笔、徽墨、宣砚等四项文房四宝类非遗项目,代表安徽省参加活动,受到了游客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市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市一方面做好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文章,打好特色牌。结合文房四宝生产性保护,打造以文房四宝传统技艺保护、产品生产销售、游客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集聚区。同时,进一步充分挖掘花砖、后山剪刀、棕编、竹编、绿茶及笋干、闷酱等具有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使之成为本领域内骨干产业。

  “非遗的传承,需要建构一个科学的文化生态环境,应该由输血抢救改变为造血经营,由单一的生存式保护转化为生态式保护。”市文旅局局长傅广武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很多非遗产品通过“互联网+”走上了创新的路子,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下一步文旅部门还将继续探索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尤其是新媒体网络平台,助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非遗项目具备“造血”能力,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责任编辑:徐涵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百姓民生
人物专访
Copyright © 2018-2019 消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8013124号-1  皖公安备:34011102000960号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1865116,63685118 地址:中国·合肥市庐阳区 技术支持:合肥思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