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消费网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黄山 六安 宿州 淮北 滁州 亳州 巢湖 天长 明光
当前位置:首页 > 铜陵 >
立足均衡 突出公平
2018-12-11 来源:铜陵新闻网
立足均衡 突出公平

——铜陵教育大胆改革创新一次次成为全省全国关注的焦点

铜陵新闻网讯(记者 杨竹青)近一段时间,新华社、安徽日报、新安晚报、中安在线等媒体纷纷聚焦铜陵,报道我市教育界今年又一件大事——“快乐三点半工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市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一次次成为全省全国关注的焦点。

早在1987年,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取消了重点初中和小学,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但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配置不均,这项措施引起了愈演愈烈的“择校风”。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市通过采取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为薄弱学校选派一批德才兼备、进取心强的校长,并将部分骨干教师调到新建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等一系列举措,逐步实现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各个学校均衡配置。从1997年开始,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尝试把省示范高中的部分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所有初中学校,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引导均衡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这样的均衡不只是针对城市居民。从2004年起,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以享受和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权利。凡在我市内有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子女,不但在义务教育阶段免交借读费,而且还可以报考示范高中,享受定向指标。

2014年起,我市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模式,中心城区、办学实力强的学校与城乡结合部、办学实力较弱的学校建立联合办学体,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满足了广大学生就近入学、“上好学”的需求,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市十中、十九中联合办学体负责人孟祥友认为:“我市的联合办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它的公益性,出发点是让这两个学校同时得到发展,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均衡。通过三年的探索,我们的联合办学很成功地输出了优势学校的管理文化、教师的工作文化,帮助对方学校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2014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行政区划调整后,枞阳县提前一年于2016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

通过划片招生、示范中学指标到校等手段实现入学起点公平、升学终点公平后,我市又致力于促进教育过程的公平。2015年秋季学期起,我市在全市城乡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全面推行“阳光分班”改革,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在“择校”问题基本解决后,再向“择班”问题“开刀”,每个孩子在进入小学或初中之前,都会经历一场特殊的“分班大会”,在校长、老师、学生、家长,还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督员、教育督查员等各方代表的监督下,学生按照性别和入学学业水平进行“S排序”,然后由学生或家长代表现场抽签,决定学生与班级及任课老师的组合。

铜官区教育局局长黄建平说:“现在,你走进任何一所学校,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作为一名老教育人,他是一项项改革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2014年,原铜官山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以校长职级制改革为龙头、学校开放式治理为重点、教育管办评分离为主导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通过取消区属公办小学(幼儿园)新任校(园)长的行政级别,建立以“四个级别、九个档次”为内容的校长职级体系,全面激发校长的办学活力和动力,促使校长职级能上能下、校长职位能进能出。省教育厅曾专门发文向全省教育系统推广该区校长职级制改革做法,该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还曾入选全国“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榜单。

今年,我市又实施了“快乐三点半工程”,该工程是为小学生免费提供正常放学后的课后服务,既解决了家长接孩子的时间问题,更是把准学生“减负”脉络的一次大胆探索,有利于孩子们的兴趣培养、综合素质提升。市教育局副局长徐磊表示:“我市教育工作现在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优质均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其中重要一面,我们依托‘快乐三点半’活动,借助校内校外资源给予学生提升能力的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次次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一条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发展之路铺展开来,浓墨重彩地绘就出一幅让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铜陵教育画卷。未来,我市将围绕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办好有质量的公平教育、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智慧教育水平、提升安全教育效果等方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立德树人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刘爽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百姓民生
人物专访
Copyright © 2018-2019 消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8013124号-1  皖公安备:34011102000960号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1865116,63685118 地址:中国·合肥市庐阳区 技术支持:合肥思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