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消费网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黄山 六安 宿州 淮北 滁州 亳州 巢湖 天长 明光
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 >
马鞍山“激活”社会力量给力脱贫攻坚—— 扶贫“大合唱” 越来越嘹亮
2018-09-20 来源:皖江在线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脱贫攻坚,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马鞍山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让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活水”充分涌流,形成了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大扶贫格局,唱响了一曲脱贫攻坚的精彩“大合唱”。

群策群力扶贫济困,同心同德同步小康。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广阔舞台上,正是由于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无数爱心人士伸出大爱之手,让脱贫致富的民生愿景不断变成幸福实景,共同托起了贫困群众的“小康梦”。

扶贫“金钥匙” 打开“幸福门”

清晨五点,善厚镇陶店村小庄自然村从鸟鸣声中“醒”来,村民们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生活。一位身穿“黄马甲”的老汉挥舞着竹扫帚,麻利地清扫着地面。时不时地有村民经过,跟老汉打个招呼,热情地称呼他为老吴。

01.png

吴太枝

老吴名叫吴太枝,今年68岁,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在家门口上班,到月能领工资,这是以前不敢想的好事!自2017年8月上岗以来,我已经挣到5000块钱了。”说起这份保洁工作,老吴话语间满是感激。

老吴的这份工作来源于和县“金钥匙”扶贫公益性岗位。2017年7月,共青团和县委员会联合县工商联、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扶贫办等五家单位,共同倡议设立“金钥匙扶贫公益基金”,专款用于公益性岗位开发。自倡议活动发起以来,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爱心捐款源源不断。截至目前,“金钥匙扶贫公益基金”已累计募集资金2545.58万元,107家爱心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其中明发集团一次性捐款达到1000万元。

为管好、用好公益基金,和县成立了“金钥匙”扶贫公益基金筹备小组,制定了《和县金钥匙扶贫公益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金钥匙公益性岗位坚持因人设岗,因岗定酬,通过在镇村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重点帮助老、弱、病、残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为切实发挥公益基金的带动作用,团县委、县人社局以“量体裁衣”的方式,开发出适宜特殊贫困户工作的10个岗位,包括卫生保洁员、林场看护员、巡防打更员、巡塘看护员等。同时,通过对贫困户自身意愿的了解和每月岗位督查,定期进行岗位审核和变更,保证岗位设置合理,符合实际需求,让公益性岗位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201809200742087_ag89pmas.jpg

“金钥匙”岗前培训

为实现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月工资从100-1000元不等,贫困户离脱贫线差多少,工作量安排多少,岗位工资就定多少。老吴的儿子吴万祥因肢体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也在“金钥匙”的帮助下获得了一份乡村农副产品收购员的工作。

“以前日子可苦了,全靠借钱度日。”老吴作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家五口人,除了他,家庭成员都因残疾而无法劳动。家里6亩多田地,每年的收入扣除日常开支,只够还利息。“现在日子好过多了,全家人都喜气洋洋。不仅不用借钱,还略有结余。”说着,老吴乐呵呵地笑起来。

闪耀着公益光芒的“金钥匙”,正为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截至今年5月底,和县累计参加金钥匙公益性岗位贫困户16174人次,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642万元,上岗贫困户人均月增收近500元。

“能人”来领路 共奔小康路

看着眼前长势正旺的秋延辣椒,陈先发眼神里溢满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5年前,他的父亲过世,留下90岁的奶奶,和年过七旬的母亲。当时,孩子正在读高中,一家五口仅靠陈先发夫妻俩种植7亩水稻养家糊口。为了摆脱困境,陈先发四处找事做,后来应聘到利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新圩示范园上班。

正是这次应聘,彻底改变了陈先发一家的命运。刚到时,他不会种菜,只能干些犁田、浇水、打农药的粗活。由于肯干肯学,他被合作社理事长王继红派去参加蔬菜技术培训。通过培训,陈先发很快成长为一位蔬菜种植能手。他利用学到的技术在自家5亩田地上搭建了11个大棚,并指导妻子种植蔬菜。第一年,就增收好几万元。“如今,不仅脱了贫,还有了不少积蓄”,陈先发自豪地说。

03.png

王继红(女)

位于和县的利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业从事瓜果蔬菜新品种实验示范,大面积生产与净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蔬菜产业龙头企业,现有入社会员326人。“合作社成立之初,主要通过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合作社理事长王继红说,试验示范的成功引起周边群众的好奇,纷纷前来求教。没有种子,王继红帮着提供;没钱建大棚,王继红帮着建;没有技术,王继红领着技术员入户传授。就这样,在王继红的带动和支持下,周边有近400户群众跟着她学种蔬菜,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为了解决销售难问题,王继红投入几十万元,买来电子磅秤,建起了10000多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场地,以高出市场价10%的价格,与部分贫困户签订订单销售协议,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更引来南京、芜湖等地客商进行交易。

201809200744258_ooYNW6LE.jpg

标准化蔬菜园区

目前,王继红已成立和县绿源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市场”的发展模式,在历阳镇胜利村、西埠镇聂兴圩村、乌江镇新圩村和金马村流转土地3500亩,建立4个标准化蔬菜园区,聘请省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多名专家来园区试验示范指导,并将“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到蔬菜种植中,推广西甜瓜嫁接试验,主推翠雪、红雪215、芦笋等品种示范种植,并大获成功。2016年以来,她带领全县3个镇13个村9(其中贫困村2个),带动1296户贫困户参与到“金菜地”产业扶贫工程中,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5000多元。

企业进村头 致富有奔头

在位于含山县小河村的联邦农业稻虾共养基地里,65岁的王之清老人将裤脚卷高,弓着身清理稻田周边沟渠里的杂草。沉浸在秋日阳光里,老人与稻海构成了秋日最美的画卷。

04.png

王之清

“这就是幸福!”王之清指着身边连绵不绝的稻海说,10月份,稻子就可以收割了,今年又是个丰收年。虽然稻子不是王之清的,但他比谁都高兴。因为正是这片稻海,带领他脱离贫苦,向着幸福出发。

王之清的老伴去世多年,他带着10多岁的孙子以及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然而,王之清听力不好,年龄又大了,找活干不容易,全家曾一度陷入贫苦中。五年前,他在这里找到清洗杂草的活儿,一年挣个万把元,虽然不多,却解决了王之清一家生计问题,他十分知足。“家门口就能干活,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里,多好!”亲眼看着脚下这片稻田不断扩大,王之清心里是由衷地高兴。

王之清脚下这片稻田东到梅山,西到东山水库,连绵不绝,有1080亩。它的“主人”是安徽联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去年200亩,今年增加到1080亩,预计收入在三四百万元。”联邦农业董事长王传平告诉记者,稻虾共养通过资源循环利用,达到小龙虾水稻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效果。稻虾共养,不仅让王之清这样的贫困户增收脱贫,还带动和帮助更多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05.png

联邦农业

企业进村头,脱贫有奔头。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农林种植、粮食加工与销售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企业,2016年初,安徽联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含山县联邦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带动5家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10个种粮大户发展绿色水稻种植,落实绿色稻米订单3万余亩,带动联合体成员亩均增收100余元。2017年,公司实施产业扶贫,带动该县5个镇9个贫困村开展品牌粮食订单扶贫项目,共签订2.28万亩;同时,小额扶贫贷款项目带动60户贫困户,昭关镇“绿游游”黄桃扶贫项目带动230户贫困户均入股企业参与分红。

为了更好帮扶贫困户,2017年3月,公司吸收35位贫困户参与稻虾共养管理,让他们以劳动力入股,在享受基本工资基础上,还在每次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参与分红。“去年,我不仅拿到了每月2400元的基本工资,还拿到了500元的分红和180元的奖励。”贫困户王志民高兴地说道。像王志民这样的贫困户从事共养管理等劳作一般为3-5个月,仅此一项,收入最高者达2万元,一般收入有1万元左右。

02.png

王传平

“下一步,在做好科技示范及扶贫带动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化经营,辐射发展稻虾共养5000亩。”王传平说,公司坚定走农业综合开发、一二三产业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道路,努力打造集粮食生产、水产养殖、经果种植、休闲观光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实施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目前,联邦农业正在将杨柳山和梅山打造成集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紫薇谷,并将打造占地10亩的稻虾特色美食坊,届时将吸纳更多周边贫困户就业增收。

文/记者方燕通讯员李俊松秦为肆 图/陶建

责任编辑:刘爽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百姓民生
人物专访
Copyright © 2018-2019 消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8013124号-1  皖公安备:34011102000960号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1865116,63685118 地址:中国·合肥市庐阳区 技术支持:合肥思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