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消费网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黄山 六安 宿州 淮北 滁州 亳州 巢湖 天长 明光
当前位置:首页 > 马鞍山 >
马鞍山:从诗歌到诗歌之城
2018-10-18 来源:央广网
  马鞍山市横跨长江两岸,境内山水纵横。山不高而连绵苍翠,峰奇岭秀;水不深而曲折萦回,溪清鱼肥。春秋战国之际,马鞍山属于楚头吴尾。秦汉时期,东西两岸又分属会稽郡与九江郡。迨及三国,吴魏常在此纷争鏖战。六朝更迭,马鞍山成为扼守首都建康(今南京)之西南门户,军事地位陡升。同时,地近京畿,王孙贵族常于此啸吟咏叹,“文的自觉”随之到来。唐宋时期,江北之和州(州治历阳)、江南之太平州(州治当涂)得到进一步开发,交通便捷,人文荟萃,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诗文流韵,灿然生辉。流风余韵,波及元明清。

  在马鞍山地区诗歌发展史上,首先必须要突出三个关键性诗人:一是谢朓,南齐著名山水诗人谢朓出任宣城太守,遍游郡内山水佳境,清词丽句,大大拓展了山水诗的题材,丰富了山水诗的表达手段,提升了山水诗的境界,完成了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革新,奠定了山水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正宗地位。二是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仙李白,一生多次漫游当涂、和州,留下了包括《望天门山》等千古名篇在内的60多篇吟咏马鞍山的诗文。李白归葬当涂青山,实现了与谢朓结为异代芳邻的遗愿。三是郭祥正,北宋当涂著名诗人郭祥正一登上诗坛,便被尊为“太白后身”。其《青山集》中有大量追和李白的诗歌,以至于苏轼、陆游都认为李白《姑孰十咏》为祥正托名李白所作。郭祥正晚年归隐青山20余年,日日守望谢朓、李白的青山。

  其次,张籍和张孝祥作为马鞍山历史上的本土诗人应当受到特别的关注。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的代表诗人。其乐府诗大量内容实际上与年青时期家乡生活经历密且相关,关注民生,关注现实,关注底层,文字清浅质朴而又耐人寻味。南宋初年的张孝祥乃状元出身,是著名的爱国词人。孝祥号于湖居士。张孝祥的词集亦命名于湖,集中有不少涉及江东风物人事之内容,可见张孝祥对故乡山水的一片深情。

  自古以来,马鞍山地区为东西交通之要冲,南下北上之咽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云集星散,酬和赠答。更因李白之故,无数诗人维舟采石,凭吊青山。又因马鞍山襟江带湖,接壤金陵,地近扬州,物产丰饶,风物和美,所以也常常成为被贬官员回迁的首选之地。如唐刘禹锡长期贬官蛮荒之地,便主动上书乞得和州。其长诗《历阳书事七十韵》甚至可以当作和州当时的一部微型志书。再如宋黄庭坚被贬为涪州别驾,主动上书,乞得太平州,至之九日而罢,因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奈此当涂风月何”的感叹!除上述诗人之外,粗略算来,唐之孟浩然、李颀、刘长卿、钱起、李端、白居易、贾岛、孟郊、姚合、许浑、李德裕、杜牧、皮日休、杜荀鹤、项斯、郑谷、韦庄等,都曾在马鞍山地区留下了自己的诗篇。有宋一代,林逋、梅尧臣、潘阆、文同、曾巩、王安石、沈括、苏轼、李之仪、米芾、贺铸、晁补之、陈师道、徐俯、周紫芝、韩元吉、洪迈、尤袤、杨万里、辛弃疾、姜夔、方岳、文天祥等都来过马鞍山,吟咏过当涂、和州、含山风物。其中,王安石、苏轼、贺铸、杨万里、文天祥等名家还多次经过马鞍山,留下一批名作。而李之仪晚年编管太平州,自称为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其集为《姑溪居士文集》,对马鞍山山水更是一往情深。

  降及元明清,山水文化大盛。加之明代和州直隶,清代安徽学政长期设在当涂,往来马鞍山地区的诗人作家更加繁多,本籍诗人作家大量涌现。择其要者,元之赵孟、萨都刺、揭溪斯、杨维祯,明之高启、方孝孺、杨基、解缙、李东阳、王守仁、王廷相、王宠、宗臣、梅鼎祚、汤显祖、袁宏道、袁中道,清之施闰章、方孝标、毛奇龄、屈大均、査慎行、刘大櫆、袁枚、姚鼐、朱筠、章学诚、汪中、洪亮吉、黄景仁、曾国藩、张之洞等,无虑数百人,或游宦于斯,或取道于斯,或客居于斯,或鏖战于斯,他们与马鞍山本籍诗人学者唱和往返,歌咏马鞍山的诗文蔚为大观,足以傲视江东,垂声后代。

    现存的重要诗歌文化遗存

  李白墓,位于当涂县青山南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有太白墓、太白祠、牌坊、碑林、眺青阁、十咏亭、享堂、青莲书院等文化景点,碑林内镶嵌着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108方李白诗碑,其中毛泽东书写的《夜泊牛渚怀古》尤为引人注目。

  太白楼,由十余座古建筑构成,总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国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纪念李白的优秀建筑物。其中太白楼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现存的太白楼是兵部尚书彭玉麟、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人捐资,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督建的晚清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白楼内藏有书画、雕塑、碑刻、李白诗集等大量的文化遗产。经过整修后的太白楼,修旧如旧于2009年9月正式开放。

  林散之艺术馆,主体建筑为“江上草堂”,陈列着先生大量的诗、书、画精品。散之先生和夫人的合葬墓与纪念馆合为一体,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朴初先生的题刻“雄笔映千古,巨川非一源”概括了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内涵。林散之艺术馆是当代文化名人专题博物馆的典范之作。

  陋室,位于和县城陋室东街。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刘禹锡和州刺史时所建,并在此创作《陋室铭》,流传千载。

  褒禅山,古称华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流连忘返。著名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他往舒州任职途中,游历褒禅,举火探洞,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游褒禅山记》

  诗歌文化建设情况

  (一)举办中国李白诗歌节。自1989年起,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节庆期间开展大型文艺演出、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国际友人吟诗会、经贸洽谈、旅游观光、李白研讨、群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经过近二十多年的积累,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成为了马鞍山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鉴于多年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的成功经验和良好效果, 2005年初,经国务院批准,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在马鞍山市举办,由文化部、中国作协、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承办。自2006年开始,在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的基础上,每年举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

   2013年起,在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期间,马鞍山联合中国诗歌学会,每年举办全国诗歌大赛。2017年我市诗人取得突破,获二等奖1名,优秀奖1名,为历届最好成绩(第二届二等奖1名)。

  (二)诗歌研究和创作。马鞍山现有诗歌研究和创作学术团体6个,其中李白研究会为文化部主管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近300余名会员分布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俄罗斯、美国、德国、韩国、日本。李白研究会自1987年成立以来,共召开18次国际、全国性学术会议,形成近千万字的理论研究成果。收集了世界范围内90%以上的李白研究论文与著作、大量的文学创作成果以及李白雕像作品。建立了国际李白资料中心和中国李白网站。此外,太白诗社、牛渚诗词研究会、青莲诗社等学术团体,研究和创作的成果也源源不断。太白诗社成立于1983年,现发展成员多达600余人,截至目前,该诗社已经出版诗集40余部,刊物《太白诗刊》54期,诗社成员公开出版的个人诗集30多部。牛渚诗词研究会成立于2006年,下辖九个分会,八个团体会员单位,截至目前,研究会已出会刊《牛渚诗词》40期,《牛渚诗词报》8期,共发表诗词作品(含曲联赋)8610首,现代诗歌328首。

  目前,马鞍山市有2000多位市民一直在坚持诗歌创作,涌现出了诸如欧震、杨健等一批新生代诗人。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马鞍山市出版了近50多部诗集,《皖江晚报》发表了7500多首本市市民创作的诗歌。

  (三)诗歌文化宣传普及。2001年,马鞍山开展了中小学古诗文吟诵比赛,并组织人员首次编印了涵盖中小学各年级的《古诗文诵读》系列读本。2011年,将古诗文吟诵比赛,拓展为包括古诗文书法比赛、读书征文评比、吟诵比赛、背诵比赛以及诗歌创作评比在内的系列活动,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以《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读本为主要载体,以诵读、吟唱、古诗文表演、配乐朗诵、诗词创作等为活动形式,发动指导各县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教育系列活动。

  皖江晚报策划的“红星杯”诗城小诗人大赛已连续举办13届,面向全市中学生(初一至高三年级)和《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征集诗歌作品。

  2008年,由安徽省文化厅、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当涂县人民政府、马鞍山市广播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联合拍摄的七集音乐黄梅电视剧《诗仙李白》,2009年6月6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正式播出,《诗仙李白》填补安徽省李白题材的戏剧作品的空白。

  鉴于马鞍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对诗歌文化的高度重视、市民对诗歌活动的充分认可和热情参与,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马鞍山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中国诗城”现已成为马鞍山市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

  2015年,开通诗歌之城微信公众平台,平台设置了诗歌精选、诗城青年等板块,为广大诗歌爱好者搭建一个更便捷的信息获取、交流互动的平台。

  2016年诗歌节期间推出的由云朵演唱、马鞍山本土诗人欧震作词、王翰仪作曲的《诗之城》反响强烈。与中国诗歌学会共同主办的“我们的李白”诗歌论坛在采石矶举行。

  2017年与中国诗歌学会共同主办的“故人在咫尺—百年新诗与古典诗歌的艺术传承”诗歌论坛在马鞍山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来自全国100余名诗人和我市近400名诗歌爱好者参加。论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暖场片《皖南山水诗仙路》首播成功;中国诗歌之城(乡)联盟工作交流会在诗歌节期间在马举行,中国诗歌学会召集10余座城市相关人员讨论我市代拟的《中国诗歌之城(乡)建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国李白研究会第18届年会暨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有条不紊,近百名专家学者来马。他们同百名诗人一道在当涂青山共同拜谒诗仙李白,并在诗歌广场(节庆广场)开展“放飞诗之梦”主题活动,发布马鞍山诗歌宣言。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港澳台代表出席“马鞍山-诗缘文化交流活动”。同年,马鞍山市出资近700万元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共同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李白》在北京首演成功。《谪仙诗象——历代李白书画图录》获2017年度“国最美图书”。《马鞍山诗歌之城建设实施意见》即将正式颁布实施。

 

责任编辑:刘爽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百姓民生
人物专访
Copyright © 2018-2019 消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8013124号-1  皖公安备:34011102000960号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1865116,63685118 地址:中国·合肥市庐阳区 技术支持:合肥思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