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消费网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黄山 六安 宿州 淮北 滁州 亳州 巢湖 天长 明光
当前位置:首页 > 蚌埠 >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共享绿水青山生活
2018-11-21 来源: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曹梦晴

  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人们对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的生态环境要求也更加迫切。记者日前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赴五河县沱湖乡、临北回族乡、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特色村寨 回汉共享新生活
  跟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记者首先来到临北回族乡。临北回族村是该乡的三个回族村之一。近年来,临北回族村通过特色村寨建设,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民族关系更加和谐稳固。2017年3月,临北回族村被国家民委正式挂牌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进入临北村,道路两侧是整齐划一的房屋,车辆有序停在门前施划的停车线内。在临北文化广场上,灰、黄、白三色地砖交相呼应,路灯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韵味。路边绿化带中,形状各异的石块组成“民族法制苑”,并附有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解说。广场中央是临北狮子舞铜像。“临北狮子舞2006年被收录进《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特色品牌,为了将非遗传承下去,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临北文化广场,增加了路灯、地砖、绿化等设施,将狮子舞铜像置于广场中央。”说到临北回族村的改变,五河县临北回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德秀自豪地说,曾经乡里满是泥巴路,改造后的临北村,水泥路取代了泥巴路,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前。“广场到了晚上非常热闹,回汉相处融洽,不但本村村民喜欢来广场上跳个舞,就连附近的村民也会到这里来休闲娱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民族聚居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采访中,采访团一行人参观了临北回族乡创新创业园。据了解,该创业园2012年底投入使用,现有标准化厂房4间,实有面积3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2亩。为了给返乡创业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再就业工作,创业园根据相关规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入园者免收3年房租,水电费减半。“目前已经两家企业,带动就业200余人。”任德秀介绍道。


                      沼肥巧用废变宝 生态循环蕴商机
  “都说牛粪没用,在我看来,牛粪是个好东西。”在蚌埠朵朵鲜农业有限公司双孢菇温室实验室,现代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明正在查看双孢菇的长势。而种植双孢菇所需基料就是由牛粪制成的。实验室里,一排排架子上,那一颗颗小小的、圆圆的,奶油似的白色双孢菇冒出基料,长势喜人。
  “看着摸着都和普通的土壤一样,其实主要原料是牛粪和秸秆。我们利用现代牧业发酵后的牛粪和当地秸秆,综合发酵,制作成基料,接上菌种就可以自然生长了。”陈明告诉记者,“这种基料培养出的双孢菇不仅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还能用于改善土壤,减少农业污染。”


  随后,陈明带领采访团一行来到牛棚参观。牛棚里没有任何异味。“牛饲料由玉米和秸秆制作而成,牛粪经发酵处理后作为农田水肥利用,实现了沼气发电、沼渣垫料、有机液肥还田,将牛粪尿100%利用,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据了解,现代牧业蚌埠牧场作为全国最大的单体牧场,在粪污处理的模式上走出了一条环保、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创新之路,走“能源生态型”粪污处理工艺路线,建设能源自给、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资源循环利用的现代高效牧场。


                         清除“格子间” 还湖原生态
  “这里,曾经布满围网,为了追求螃蟹产量,养殖户大量投放饲料,破坏了生态环境。”站在岸边,沱湖乡乡长谢怀铁指着一览无余的水面对记者说,“到今年11月份,沱湖拆网还湖工作已经全面完成。

安置渔民613户,拆除围网58.5万米,处理住家船512艘。”如今,放眼望去,码头上清爽利亮,浪花拍打在岸边,往日架设在水中的围网不见踪影。


  在没有开展围网整治前,渔民采取围网养殖的方式,在水面上竖起密密麻麻长杆,拉起了铺天盖地的渔网“画地为牢”,将沱湖水面分割成了大大小小不等的“格子间”,如同牛皮癣一样,遮住了沱湖的绰约风姿。“为打造生态沱湖,2013年,县委、乡政府开始组织实施沱湖下游水域围网整治工作。”谢怀铁说,由政府出资补偿,安置渔民,再对围网进行拆除,五年来,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资金近1.2亿元,用于退网还湖恢复沱湖生态工作,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一步,还将通过对沱湖的管理和治理,栽植荷花等植物,进一步恢复沱湖的生态环境。”谢怀铁信心十足地说。(完)

蚌埠新闻网记者 曹梦晴

  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人们对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的生态环境要求也更加迫切。记者日前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赴五河县沱湖乡、临北回族乡、现代牧业(五河)有限公司等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特色村寨 回汉共享新生活
  跟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记者首先来到临北回族乡。临北回族村是该乡的三个回族村之一。近年来,临北回族村通过特色村寨建设,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民族关系更加和谐稳固。2017年3月,临北回族村被国家民委正式挂牌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进入临北村,道路两侧是整齐划一的房屋,车辆有序停在门前施划的停车线内。在临北文化广场上,灰、黄、白三色地砖交相呼应,路灯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韵味。路边绿化带中,形状各异的石块组成“民族法制苑”,并附有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解说。广场中央是临北狮子舞铜像。“临北狮子舞2006年被收录进《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特色品牌,为了将非遗传承下去,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临北文化广场,增加了路灯、地砖、绿化等设施,将狮子舞铜像置于广场中央。”说到临北回族村的改变,五河县临北回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德秀自豪地说,曾经乡里满是泥巴路,改造后的临北村,水泥路取代了泥巴路,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前。“广场到了晚上非常热闹,回汉相处融洽,不但本村村民喜欢来广场上跳个舞,就连附近的村民也会到这里来休闲娱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民族聚居区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采访中,采访团一行人参观了临北回族乡创新创业园。据了解,该创业园2012年底投入使用,现有标准化厂房4间,实有面积3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2亩。为了给返乡创业者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促进再就业工作,创业园根据相关规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入园者免收3年房租,水电费减半。“目前已经两家企业,带动就业200余人。”任德秀介绍道。


                      沼肥巧用废变宝 生态循环蕴商机
  “都说牛粪没用,在我看来,牛粪是个好东西。”在蚌埠朵朵鲜农业有限公司双孢菇温室实验室,现代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明正在查看双孢菇的长势。而种植双孢菇所需基料就是由牛粪制成的。实验室里,一排排架子上,那一颗颗小小的、圆圆的,奶油似的白色双孢菇冒出基料,长势喜人。

责任编辑:刘爽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百姓民生
人物专访
Copyright © 2018-2019 消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8013124号-1  皖公安备:34011102000960号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1865116,63685118 地址:中国·合肥市庐阳区 技术支持:合肥思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