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消费网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黄山 六安 宿州 淮北 滁州 亳州 巢湖 天长 明光
当前位置:首页 > 芜湖 >
商品多起来 钱包鼓起来 消费变变变 见证时代大变迁
2018-12-19 来源:芜湖新闻网
【讲述我们的四十年】消费变变变 见证时代大变迁

环境优美的步行街商业圈

商业综合体极大地满足了市民购物需求

芜湖老百货大楼内景(资料图片)

从凭票供应到应有尽有

71岁的孙帮英家里,如今有电视机、空调、电风扇、电冰箱、打印机、缝纫机等。尽管这些东西在如今看来再常见不过,但在老人眼里,这些东西都见证着时代的进步:遥想改革开放当初,别说这些买不到、买不起,就连买块布、买块豆干、买点肉都要凭票供应!

建国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商品极为匮乏,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按计划供应,按人口发放粮票、布票、油票等。在那个年代,“票证”就是“通行证”就是“命根子”,没有票证,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孙帮英回忆说,那时候的票证多种多样,买布要布票,买糖要糖票,买粮食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块肥皂、买块豆干都要票,反正那时买东西,不是要票就是要证,可谓是“票证时代”。

孙帮英原先在红杨、湾沚生活,1967年结婚,1974年搬到了市区范罗山。当时婆婆去新芜路买菜、买粮油等,不仅要排队,还要凭票购买。当时家中没有肉票,丈夫通过熟人关系,在当涂肉厂买一些从骨头上刮下来的碎肉。当时生猪供应不多,人们买肉时都想买肥肉,好在锅里熬油,而现在人们都想买瘦肉。老人回忆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木材供应一直紧张,家里打床、柜子等家具需要木材,丈夫通过关系,从泾县深山里买回来,不像现在成品家具到处都是。让孙帮英记忆深刻的是,1993年二女儿出嫁,需要买洗衣机、冰箱、电风扇等,当时虽然不要票证了,但货物供应依然十分紧张,她找到了在中山路五金店工作的一个熟人,托对方有货时及时告知一声,才算买到货。

“那时候哪像现在,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在哪里买就在哪里买,现在买东西也不用找人了”,孙帮英老人感慨万千地说。

从柜台消费到大型商超

56岁的郑荣兰,1984年从合肥嫁到芜湖,在芜湖的34年,见证了芜湖这么多年来消费场所的变化。

“那时芜湖有百货一店、百货二店,都位于中山路也就是现在的步行街,另外还有中江商场。”郑荣兰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百货一店主要是卖日用百货、布匹以及文化用品,她给女儿买书包、买牙膏等,都在那里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为了建设步行街,百货一店、二店被爆破拆除。此前芜湖还有供销社,原来在郊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搬到了吉和大市场边上的石头路上。

与现在的商业环境相比,那时的购物环境很落后。郑荣兰回忆说,百货一店、二店都是三层楼,其中一楼、二楼营业,三楼办公;中江商场仅是一楼营业。买衣服等紧俏商品,去百货一店、二店购买,买床上用品、五金、锅碗瓢盆等,则到吉和街上去买。而且,当时这些商店都是国营的,商店里的营业员就像是端了“金饭碗”一样,“笑脸”也不太多。

改革开放40年来,芜湖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继中山路步行街建成开街以来,芜湖商圈不断加速,中山路商圈、神山口商圈、城南商圈等带动零售网点集聚发展,新百大厦、华亿国际、苏宁广场、华强广场、金鹰国际、星隆国际、银泰城、八佰伴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极大地满足了市民购物需求。如今,郑荣兰经常去华强广场的一个超市购买日用品,在八佰伴吃火锅、吃海鲜,到金鹰国际买高档一些的服装,在世纪联华超市买副食品。更让她感慨的是,现在的商场超市营业员,服务态度非常好,这和过去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过去在百货一店、二店、供销社里,根本没有厕所,现在各大超市、商场,都建有厕所,方便市民。

人在家中坐 货从国外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先人们购物消费需要自己到店里去,现在只需要在电脑上动动鼠标、在手机上点点,就可货比三家,完成选货、付款等流程,等待送货上门。“80后”的汪女士就享受着互联网时代消费的便利:人在家中坐,货从国外来。

汪女士平时购物以网络为主,在商场超市等实体店购物,主要是购买日用品,或者是商场超市有促销活动时。她经常浏览的购物网站,包括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她在网上购买的东西,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有,她自己及家人的衣服、家庭用品、孩子的玩具、书本、家里的小家电等,都是从网上购买的。不仅如此,她还喜欢“海淘”,海淘过日本、美国、德国的东西,如奶粉、化妆品、鞋子、杯子、羊肉等,大概半个月左右即到。

汪女士说,网上买东西有个好处,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不受时间限制,而且商品选择性多,价格透明,送货方便。每年她在网购上花费三四万元,今年“双11”期间购物就花了5000多元。除了网上购物外,她在外面消费时,基本上不用钱包、银行卡,打开手机,用支付宝、微信付账,十分方便。 

记者 马正超 文 赵亚玲 摄

 

□记者手记

300多倍的飞跃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芜湖人的衣食住行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芜湖的GDP总量由1978年的10.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065.5亿元,涨了300多倍,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大幅增长,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飞跃。以城乡居民消费为例,从当初的供不应求,到跨过温饱型消费,逐步进入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阶段,四十年来逐步释放的生产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而从百货商店、供销社到现在的大型商超,从攒钱消费到超前消费,从掏钱包付账、刷银行卡再到如今的手机付账,无不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记者 马正超

责任编辑:刘爽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百姓民生
人物专访
Copyright © 2018-2019 消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8013124号-1  皖公安备:34011102000960号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1865116,63685118 地址:中国·合肥市庐阳区 技术支持:合肥思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