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消费网
合肥 芜湖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南 马鞍山 铜陵 宣城 池州 黄山 六安 宿州 淮北 滁州 亳州 巢湖 天长 明光
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警示 >
不是酱油的“酱油”惊现?看清两点不上当
2018-10-23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江苏省消保委曝光一批不符国标酱油,29个样品“上榜”,其中不乏知名商标;但10月17日,中国调味品协会科技委发声明否认了上述报道,认为此信息存在哗众取宠和夸张猎奇的“标题党”行为,伤害了真正做好产品的企业。

  根据媒体报道,江苏省消保委比较试验中发现,4款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不达标,其中,某红烧老抽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仅为0.01g/100ml,全氮为0.07g/100ml。这意味着该产品不仅“不达标”,甚至不能称为酱油。

  “酿造酱油的核心成分是氨基酸态氮,这也是衡量酿造酱油品质的最核心指标之一。”有着26年酱油酿造经验的技术专家王兆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氨基酸态氮范围一般在0.4g—1.3g/100mL。含量越高,通常酱油的质量等级也相应越高。

  长期以来,配制酱油一直是行业争议的焦点。

  作为济南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早在2012年,王兆芹就提出建议,国家应取消酱油醋配兑标准,矛头对准了之前受到国家标准保护的配制酱油。

  在她看来,长期以来配制酱油的原料——氨基酸,在酸水解过程中会生成三氯丙醇(二类致癌物质)。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酸水解植物蛋白液的调整研讨会上,亦曾提出中国酱油工业要“以粮食为原料,经过微生物酿造,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酿造产品”为发展方向。但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将酸水解蛋白液投入生产,只是要求其“符合标准”。到了2001年,国内曾掀起酱油酿造、配制之争,当时的矛头也是对准了三氯丙醇。

  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将配制酱油从国标中移除。这意味着王兆芹多年的呼吁得到了回应。

  如何鉴别劣质酱油?

  专家给出了简单两招:首先,通过瓶身标签辨别,若标签上酿造工艺处写的是“高盐稀态”,酿造时间则相对较长;而如果写的是“低盐固态”或者“无盐固态”的酱油,则可能是人工高温加热快速发酵而成,质量欠佳。第二,看标签上“氨基酸态氮”的含量,越高则鲜味越浓,质量越好。

责任编辑:仝志威

网友评论
相关推荐
百姓民生
人物专访
Copyright © 2018-2019 消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皖ICP备18013124号-1  皖公安备:34011102000960号
邮编:230011 电话:0551~61865116,63685118 地址:中国·合肥市庐阳区 技术支持:合肥思讯网络